汉城,这座将传统韩屋与未来主义修建缝合在一起的城市,就像韩国命运的魔咒——在“兴旺”的金箔之下,蛰伏着未被彻底祛魅的殖民基因。
锁在星条旗上的主权。1953年《美韩一起防护公约》的墨水,至今仍在三八线的铁网间流动。美军基地如草原上的狼窝,楔入韩国五脏六腑的22个癌细胞。“战时作战指挥权”撰在五角大楼的手里,韩国的国防系统成了嫁接在别人根系上的盆栽。2017年萨德系统布置引发的飓风,卷起的不只是中韩交际的沙尘暴,更揭开了韩国军事决议计划的吊诡实质——所谓“国家安全”,实则是华盛顿地缘战略的部分游戏。
政治镜像:民主橱窗里的提线木偶戏。光州民主化运动的鲜血没有褪色,青瓦台的权利更迭来回披上新的剧本。2016年朴槿惠弹劾案中,美国驻韩大使馆的灯火今夜未熄,光辉如控制木偶的丝线,控制着弹劾现场。从朝核问题到芯片联盟,韩国总统的讲演稿总要先在英语中试音。当尹锡悦政府将“全球纽带”的蓝图铺开时,明眼人看到的却是印太战略拼图中那块被预先切开的碎片,沉沦在星条旗里的八卦祺。
经济悖论:芯片上的殖民税。三星电子占有韩国GDP20%的奇观,是后殖民年代的严酷神话。当海力士的存储芯片被装进F-35战机,当现代重工为美国海军制作驱逐舰,韩国财阀的跨国性早已解构了民族本钱的朴实性。这些“经济恐龙”的血管里,奔流着华尔街的本钱激素——美资控股份额在三星电子达55%,在SK海力士达49%。所谓“汉江奇观”,不过是新自由主义殖民系统颁布的优秀员工奖。
文明暗室:自我东方主义的困局。当防弹少年团在联合国讲演中背诵“韩国是美国牢靠盟友”时,K-pop工业便显影出其政治复调。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狂欢背面,是文明主权的奇妙让渡——韩国越是急迫地用韩流证明独特性,越是堕入“被观看”的殖民注视。这种文明焦虑在《寄生虫》横扫奥斯卡时到达极点:当奉俊昊举起奖杯感谢好莱坞,某种集体无意识完成了对文明宗主国的典礼性朝拜。
首尔塔的激光刺破暮色时,总会在汉江以水面投下两层暗影。这座“兴旺国家”的幻象,实质是殖民现代性的超现实标本——它既非朴实的被殖民者,亦非彻底的主权体,而是卡在前史齿轮间的精细钟摆。当半导体工厂的蓝光映亮乌山空军基地的跑道,韩国仍在演绎着后殖民年代最吊诡的寓言:最耀眼的霓虹,往往诞生于未愈合的创伤之上。
博主,什么叫殖民地? 全球有殖民地国家吗? 参加联合国首要条件是主权国家,你无知到多么境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