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跟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,健康饮食慢慢的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。而在这一波健康饮食的浪潮中,全谷物的消费逐渐被视为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的条件之一。谭斌教授,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,深谙粮食安全的重要性。在他的观点中,推动全谷物的消费不仅有益于提高公众的营养健康水平,同时也能有效促进节粮减损,进而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。
全谷物指的是通过较少的处理,保留了完整谷物营养成分的食品,包括小麦、燕麦、糙米等。与精加工粮食相比,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被广泛认为是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重要饮食组成部分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中精确指出,增加全谷物的摄入量能够有效帮助降低肥胖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我国国民全谷物的摄入量屡屡低于推荐标准,成为引发健康隐患的主要膳食风险因素之一。
在谭斌教授看来,推动全谷物的消费不仅关乎公共健康,更是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。随着我们国家农业科学技术的慢慢的提升,主要粮食品种的产出率明显提升,粮食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。然而,粮食的生产、运输和工艺流程中,损失和浪费现象依然严重,直接影响到粮食资源的利用效率。因此,发展全谷物产业,增加全谷物的消费,将有利于提升粮食资源的可食化利用率,促进节粮减损。
发展全谷物产业意味着粮食的更合理加工与利用。例如,将不符合市场初级标准的粮食进行全谷物的加工,不仅减少了粮食损失,还提升了这些粮食的营养价值。一方面,全谷物的加工可提高粮食的附加值;另一方面,推行全谷物的消费习惯,可以引导更多消费者回归健康饮食,减少对精加工食品的依赖。
全谷物的推广不仅是促进个人健康的行动,更是实现“健康中国”战略的重要举措。近年来,国家在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中,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增强全民健康意识,提高国民素养。而全谷物作为提升膳食质量的重要食物,适宜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进行推广。在超市、学校、公共食堂等场所加强全谷物的宣传与展销,引导更多消费者选择全谷物类产品,既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,也提升了全民健康水平。
在此过程中,政府、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当积极携手,形成合力。鼓励企业开发多样化的全谷物产品,丰富市场供给,同时开展营养健康的科普活动,提高公众对于全谷物的认知度。此外,科研机构需加强对全谷物产品营养价值的开发研究,不断为健康饮食提供科学依据。
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和绿色饮食的重视,未来,全谷物产业的发展前途将会慢慢的广阔。谭斌教授指出,支撑全谷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。在技术方面,智能化加工设施和精准的储存技术能够大大降低粮食损失,提高生产效率;而在政策层面,加强对全谷物生产和消费的引导,通过税收政策、补贴等措施,鼓励生产和消费,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。
同时,提升全谷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通过科学技术合作和技术引进,逐步的提升全谷物的加工技艺和产品质量,推动我们国家产品的国际化,助力我国粮食安全的全球化视野。
综上所述,全谷物的消费不但可以提升国民的营养健康水平,还能促进节粮减损。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,我们应该以全谷物消费为切入点,积极应对粮食安全挑战,以促进健康饮食为核心,服务于国家的长远发展的策略。未来,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政策的逐渐完备,全谷物产业必将迎来更为辉煌的明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